患者身份识别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、检查、转运时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确认,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护理活动。
1、留观、抢救室、120接回患者必须佩戴身份识别腕带,如有损坏或遗失需补戴,确保腕带佩戴完好;病房患者同时必须使用床头卡。
2、急诊患者统一使用就诊卡号进行管理,以就诊卡号和姓名作为急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。
3、对同名患者应以急诊号、年龄、床号作为身份识别方法;对昏迷、语言障碍等无法沟通的“三无”患者,应使用非语言识别方式,应核对患者的急诊号、性别和床号,确保核对正确。
4、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操作、治疗、护理、检查及转运前,必须认真核对患者身份,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,(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)。
5、在核对患者姓名时,请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;鼓励患者或家属参与核对程序的所有阶段,表达对安全和潜在错误的关心以及询问对其治疗的正确性。
6、腕带的使用规定
①腕带信息包括就诊科室、患者姓名、性别、年龄等内容。
②腕带的佩戴,男性佩戴于左手腕,女性佩戴于右手腕。
③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、检查、手术及接送病员时必须认真检查、核对腕带信息,做到留观、入抢病人人人佩戴,准确无误。
④工作人员需向病人交待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。
⑤患者转床、转科或丢失后,由责任护士及时补齐;病人出(观、抢)时由责任护士将腕带收回按照医疗垃圾归类处理。
7、床头卡管理规定
①床头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、特殊情况及工作人员姓名进行标识。
②床头卡标识患者的姓名、性别、床号、入院时间、疾病及住院医师、责任护士等。
③患者入抢救室时,责任护士要主动告知患者床头卡标识的内容及其作用;希望患者有问题时及时与医师、护士联系,以便及时解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