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文“谋定而后动,三思而后行”主要论述筹谋、三思于行动之前,对于行动过程和事件结果的重要性 ,以及较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。有人阅读之后,可能提出质疑,认为“事先筹谋画策,制定计划,然后执行过程中按部就班,按图索骥,是书呆子的行事风格,尖酸呆滞,不能实际应用”,或许点评“坐而论道,纸上谈兵”。古今中外,无论各行各业,但凡取得成就的组织和个人,莫不是与时俱进,权衡变通,策略和行动因时、因地、因环境、因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,如此循环往复,直至最后梦想成真,功成名就。诚然,成就一件事情,权衡变通非常重要,成就一件事情,需要一个过程,而在此过程中,环境、局势随时变化,意料之外的插曲和情形可能接踵而至 。如果还按照之前谋定的计划执行,一成不变,那么该计划就不合时宜,当然成功概率将大打折扣。前面称谋定而后动有多么重要,后面又道与时俱进、权衡变通必不可少,岂不是自相矛盾,无法圆说?
其实,这两者恰恰是相辅相成的,在成就事件的过程中,相互融合,缺一不可。
首先,前文“谋定而后动,三思而后行”中,曾论述过谋定的重大意义,在此直接讲述结论:谋定于行动之前,因为已然心中有数,就可以激发行事者大胆去做的勇气,亦能够坚定行事者做成的决心。如果筹谋周全,甚至事先预测了很多的困难和风险,在行动之前就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心里准备,这也有助于行事者不畏艰险,坚韧不拔,不会因突入其来,意料之外的困难而手足无措,六神无主,甚至知难而退。有句俗话说得好:“出发了,旅程就已经完成了大半”,可见“出发”这个动作有多么重要,况且这种有备而来的“出发”,完全有别于莽夫冲动而为。
其次,所谓的“谋定”,本身就包含了风险和困难的假设预计,并且会有针对性的对策。虽然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,再智慧的人也不可能谋划得完美无缺,但是这个不重要,重要的仍然是行事者对行动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态度。能够淡定从容接受困难出现,那么解决就几乎是必然的事情,顶多就是时间的问题,只要积极主动,方法总比困难多嘛!
最后,从人的角度来论证。人都是有其内在特质的,内在特质决定了人行事的一贯性。比如奥运冠军历经万难,攀上巅峰,必然是具备坚韧不拔之志,必然是心态积极,能够解决很多缺点和短板,必然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。那么他们退役之后,从事另外一项工作,是否能大概率继续拥有坚韧不拔、心态积极、持之以恒的精神呢?答案不言自明。比如体操王子李宁,在运动员生涯中取得了无人能及的辉煌成就,后来退役之后,投身商海浮沉,照样成功地开创出世界驰名的运动品牌——李宁,大街小巷,身着李宁服饰,脚穿李宁鞋袜的随处可见。虽然很多跨界人士失败亦不少,其中大都是因为行事过程中犯了错误,或者投身到了完全不懂的领域而没有谨慎求生图稳,步步为营,而是孤注一掷地豪赌;或者确实是国家政府突然的巨变导致失去了生存土壤,比如中国教育培训政策的巨大变化,导致耳熟能详的新东方黯然收场,需要另谋出路。但是这些失败并不能证明无须谋定而后动,无须权衡变通,相反,恰恰是失败者没有做到谋定而后动,没有做到权衡变通,要不然怎么可能不考虑资金的额度和风险而孤注一掷地豪赌呢?
所以说,事前的“谋定而后动”,事中的“与时俱进,权衡变通”,本不是以我之矛攻我之盾,而恰恰是相辅相成,浑然一体的,缺一不可,方能成就一件事业。
回归到资本市场,如果没有事先筹谋周全:做到有充分可信的买入理由,预判可能发生的风险和不利因素,等待合理的资产价格。如果不在这些问题清楚之前,就贸然买入,那么如果股价下跌,大概率会沮丧不安而卖出,卖出后资产价格可能屡创新高,不仅没获得利润,反而亏损卖出;如果买入后股价上涨,很大可能也是在偶尔的回调时就卖出了,以求落袋为安,挣得的也许仅是蝇头小利,与后面大幅的利润失之交臂,叹息痛恨不已。所以,谋定而后动,跟踪持股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,如果没有出现变化行业和企业的重大变化,就持有,直至明显高估,获利了结。有些伟大企业,完全也可以做到继续长期持有,不要因为幅度不大的高估卖出,因为伟大企业就如皇冠上的明珠,实在罕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