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范文大全
阿银老师edu

范文大全

2025-03-29 05:12:59

管理学原理论文范文(如何通过激励,成为优秀管理者)

企业的竞争,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,优秀的企业,不仅有人才,更有良好的人员配置。

对于管理者,我们常说,需要德才兼备,在管理学上,德便是人际能力,才便是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。具体点来说,企业要求管理者具备的素质如下: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,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,组织协调能力,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能力,专业技术能力。

如果企业具有合理的配置人员,不仅可以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,有效发挥组织结构功能,还能提高群体质量,形成最佳工作组合,强化管理职能,完善企业管理系统。
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激励(考试重点)是管理者最需要关注的方面,管理学也研究出了效果显著的理论,接下来咱们就说说,如何科学地激励吧。

激励过程:激励源于需求

由需要引起动机,动机支配行为并指向预定的目标,这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,也是激励赖以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和基础。

根据需求、动机和目标,管理学发展出了三种不同的激励理论。

1、需要激励模式

通过满足员工需要达到激励的目的,越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行为的激励作用越强大、持久。

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

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(激励一保健理论)

可能大家对于需求层次听的比较多,对于激励一保健理论,听的比较少,我稍微解释一下呀。

所谓保健因素,就是没有是肯定不行的,你看里面的工资,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嘛,激励因素呢,有点像奖励,缺失呢,没有不满,也没有满意,有的话就会起到激励作用。

2、动机一目标激励模式

理论基础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动力(激励力)=期望值×效价 。该理论认为在较高的动机水平下,员工能够自动产生高强度的行为动力,进而形成强大的激励力。

简单点说就是,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动力,取决于他对结果的价值评价(效价)和预期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(期望值)。

那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帮助员工调整对行动结果的效价(让其更想要),提高实现目标的期望值(创造有利条件,增强能力,让目标适合员工)来增强动机水平和激励强度。

3、权衡激励模式

理论基础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,利用了比较评价心理及感受公平的心理,因为员工更为关注报酬的公平分配,以及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对待。在缺乏公平感的情况下,员工会产生不满情绪,采取减少付出、要求增加报酬、放弃工作等消极行为。

主要是通过创造公平环境,激励员工的积极行为。

4、强化激励模式

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(Skina)的强化理论。主张通过给某种行为以肯定或否定等强化刺激,达到加强积极行为、减弱消极行为、修止固有行为等目的。

强化理论

我们可以使用工作丰富化、员工参与管理和奖酬的激励方法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范文轩 鲁ICP备2024098652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