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键词:读书
读书可提高境界。所谓境界者,例如这讲堂,在调景岭村中,所处地势,既高又宽阔,背山面海。如此刻晴空万里,海面归帆遥驶,或海鸥三五,飞翔碧波之上。如开窗远眺,便觉眼前呈露的,乃是一片优美境界,令人心旷神怡。即或朗日已匿,阴雨晦冥,大雾迷蒙,亦仍别有一番好景。
若说是风景好,当知亦从境界中得来。若换一境界,此种风景也便不可得。居住有境界,人生亦有境界。此两种境界并不同。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。当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,他做人自会多情趣,觉得可活舒适。若我们希望能到此境界,便该好好学做人。要学做人,便得要读书。
这段文字语句精美,境界奇妙,文章描述的读书境界是那样美好,身临书海的境界是那样让人向往。我喜欢读书,而“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”这个问题在钱穆先生笔下,我终于找到了答案。每天不断读书,持之以恒,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,提高人生境界。
无论是在校,离校,做教员,做学生,做商人,做政客,有闲必读书。这种的读书,得以开茅塞,除鄙见,得新知,增学问,广识见,养性灵。人之初生,都是好学好问,及其长成,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,毛孔骨节,如有一层包膜,失了聪明,逐渐顽腐。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。能将
此层剥下,才是读书人。并且要时时读书,不然便会鄙吝复萌,顽见俗见生满身上,一人的落伍、迂腐、冬烘,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。所以读书的意义,是使人较虚心,较通达,不固陋,不偏执。
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。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。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,不但商界政界如此,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。
摘抄理由
这段文字告诉我们“有闲必读书”,这样抓紧时间读书可以“开茅塞、除鄙见,得新知,增学问,广识见,养性灵”,可以使人虚心、通达,不固陋,不偏执。女孩子都爱美,原来读书可以使人摆脱俗气,使人高雅美丽,今后我一定要抓紧点点滴滴时间多读书,读好书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