氤氲桂花香
尹雅晖
夜晚于书房低头疾书,当阵阵秋风拂来凉意的时候,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。抬起头,只见母亲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走了过来。把茶放在桌上后,母亲略微踮起脚尖,关上了窗户。“丫头,凉风吹久了会头疼,快些写吧,早点休息……”说完便转身离开,掩上了房门。

我凝视着母亲送来的桂花茶,蜂蜜融化后透出晶莹的淡黄光晕,一朵朵娇小的桂花在杯中上浮下沉,好似在起舞,茶香随着热气逸散开来,满屋子香气袭人。我抿上一小口桂花茶,唇尖触到了桂花这些可爱的小精灵,幽香醉人,就像母亲那芬芳的爱……我连续抿了几口,接着低头看书……
悠扬的钟声响了11 下,我起身舒展了下酸痛的双肩。向楼下望去,一丛竹影婆娑,增添了几分清寒。客厅里的灯仍亮着,我蹑手蹑脚地从房间走了出去,母亲竟已斜倚在沙发上睡着了。月光透过窗玻璃倾泻而下,仿若一层轻纱覆盖在母亲的身上。静静打量着母亲浅睡的容颜,她双眉紧蹙,黑眼圈有点重,月光下的面容虽十分柔和,但仍透出丝丝疲倦。我眼前一片模糊,不知是月光还是泪水的遮挡。
今夜,我要掬一缕月光,放一朵桂花于母亲枕旁,让花香和月光氤氲母亲的梦乡!
【简评】多样化的叙述使本文摇曳多姿,比如细节性叙述“说完便转身离开,掩上了房门”,描写性叙述“她双眉紧蹙,黑眼圈有点重”,加上多处如桂花茶般芬芳的母爱的联想性议论,在叙议结合中渐次展开富有诗意的画面、逐层托出感人至深的母爱的主题。(指导老师:沈中)
春来杏花开
□贵州
牧云
唐朝诗人温宪曾动情地为杏花画像:“团雪上晴梢,红明映碧寥。店香风起夜,村白雨休朝。静落犹和蒂,繁开正蔽条。澹然闲赏久,无以破妖娆。”盛开的杏花一朵朵—簇簇、活泼泼俏生生地站在枝头,有的深红,有的浅红,有的粉白,在绿叶间,在阳光下,在微风中,在细雨里,它们笑意盈盈、低吟浅唱,把春天的碧空映衬得辽远而可爱。杏花的清香随着春风潜入客店,杏花落在村院里,给地面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外套。静落的杏花并着花蒂,盛开的杏花密密挨挨挤在一起,把整个枝条都遮掩得看不见了。我站在杏花树下安静地看了很久,觉得没有比杏花和杏花点缀的村落更妖娆、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了。
杏花盛开在诗词里,绽放在画笔下,它们充满了春雨江南的韵致,热闹地盛开在农家的前庭后院,雀鸟啁啾往来其间,把普通的农舍点缀得活色生香、春意盎然。
爱极了《杏花春色》《杏花春雨》之类的江南系列水墨画,青山含翠,杏花或浓或淡地开在水边田间、房前屋后、山前山后,是那样清雅恬静,充满着人间的勃勃生机和尘世独有的安宁愉悦。不做作不清高,不孤傲不自恋,不玩弄深沉,不故作玄虚,这是杏花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态度。
【简评】本文引用温宪咏杏花的诗作开篇,继而以散文诗般的语言作翻译,既省力地表现了杏花的特点,又让文章诗情浓郁。二、三两段将杏花与村庄及世俗生活联系起来写,展现了文化意义上的杏花的风采。(无违)
哒,哒,哒
□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一(6)班
叶祺
从小,我就喜欢听妈妈穿高跟鞋走路的声音,那清脆的“哒哒”声,富有节奏,极为悦耳,引起我的极度舒适,就好像在口中咬开一粒鲜枣。它与钟表的“哒哒”声是不同的,钟表机械化的沉闷与枯燥,听了使人心烦;与雨点的“哒哒”声也不同,雨点孤单地滴下,砸在地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,太清冷,让人心中空荡荡的;与马蹄声又是不同的,那“哒哒”声太粗暴,来得急促,让人透不过气来。妈妈身形娇小,走起路来自然比较轻便,爱穿的又是细跟鞋,平添了几分灵巧活泼。于是,每次妈妈出门,我都怂恿她穿上高跟鞋,她每次都笑着答应了。
只是近几年,我很少听见这令我舒适的“哒哒”声了。似乎是从初二开始,妈妈开始添置运动鞋和直板鞋,而高跟鞋则被装进了鞋盒。每天早晨为了让我多睡十分钟,妈妈赶着先去将早餐买好;中午、傍晚,她则要急急忙忙地去接放学的我。也是,有哪个运动员会穿着高跟鞋去跑步呢?
如今,我多想妈妈再穿上高跟鞋,每走一步,脚下一顿,发出“哒”的一声。那“哒哒”声不仅承载着我幼时的憧憬:快点长大,也能穿上高跟鞋,更承载着妈妈花样的青春年华。我不希望因为我,而失去这样的“哒哒哒”。(指导教师:赵清林)
【简评】通过今昔对比,描述妈妈穿高跟鞋走路的“哒哒”声之悦耳动听,它代表着享受生活的母亲。母亲之所以将高跟鞋换成运动鞋,是为了更好地照顾“我”,它折射的是母亲的疲惫操劳。而不变的,是和谐亲密的母女情。本文选材新颖,语言简练,情真意切。
怪人
□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二(6)班
曹颖
林叔从他工作的门房里漠然地走出来,坐在那湿绿的苔藓漫上来的台阶上。学校门口右边那棵树上的杨梅熟了,涩涩地红着脸。他只是坐着,呆坐着,无神地看着隐在房屋后面的夕阳,而后低下发皱的、有如酱色的纸一样的额头,摸着青筋在腿上神秘的回路,任那漆黑漫下来,将他完全笼罩住。
几年前,林叔还在老家,一双强健有力的脚踩在希望的田野上,火辣辣的阳光逼出了他一身的汗,整个人阳刚健美。林嫂在那头打理瓜田,西瓜藤上的瓜已经有拳头大小了。他们的小孩,乖巧地坐在田埂上荡着腿,歪着脑袋背着唐诗,有人来了要让路,他便一跃跳进田里找青蛙玩去了,一嘴的白牙明亮亮的。
可是,一场变故让林叔从此孤身一人。当时,他歇斯底里地哭喊,似乎头上的根根青丝都在哭泣,他一下子苍老了、委顿了。后来,他开始早起,在村子周围游走,大家都说他失去魂魄了,得招一招魂。可是他的魂能招回来吗?再后来,林叔经人推荐来到这个中学当门卫。他整日坐在门房里往外看,看上下学的学生,看嬉闹的孩童,看散步的一家人。他日复一日地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,他很快成了大家口中的怪人。(指导教师:舒银霞)
【简评】文中的插叙交代了林叔变成怪人的原因,昔日阳刚健美的汉子变成今日颓废失神的怪人,昔日甜蜜温馨的一家如今只剩林叔孤身一人,这人生剧变刺痛着读者的心。冷峻克制的叙述,平淡冷静的评议,悲喜强烈的对比,让全文笼罩着浓重的感伤氛围。